close

Wedding Planner-孔子教師遭驅逐與中國清理三非同步 時機引猜測


  《新聞1+1》2012年5月24日完成臺本

  ——“孔子”在美國“中槍”

  節目導視:

  解說:

  美國國務院5月17號發佈的公告,目前在該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必須在規定的日期之前離境。

  解說:

  不再為中方教師續簽簽證,禁止中方教師和自願者在中小學的學堂教學。現有孔子學院必須申請認證,不解、困惑、震驚、抗議,美國國務院為何突然“發難”孔子學院?

  許琳:

  這個公告肯定是沒有足夠考慮到中美雙方人民的感受和學校的利益。

  解說:

  81所孔子學院,300多個中小學孔子課堂,2000多名中國教師,近10年共同努力,美國國務院的公告到底會給孔子學院帶來什麼傷害?

  許琳:

  我們表示極度的關切。

  解說:

  這本是中美兩國共同澆灌的花朵,這本是兩國文化交流具有歷史意義的一筆

  《新聞1+1》今日關注“孔子”在美國“中槍”。

  主持人 白巖松: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現如今好多年輕人習慣用“躺著中槍”,來形容一個人莫名其妙地遭受瞭別人的攻擊,而且感覺很委屈的這樣的感受。如果要是拿這樣的一種感覺去形容最新發生的新聞事件的話,我們可以這麼說:“孔子”不僅躺著“中槍”,而且是躺瞭那麼久瞭居然在美國“中槍”瞭。這事怎麼說起呢。中國在美國的81所孔子學院,其中有很多的老師其實是在那裡教漢語的志願者,但是突然接到瞭美國政府有關部門這樣的通告,由於簽證方面的理由,要求他們在6月30號之前必須離開美國。怎麼“孔子”遭受瞭這麼嚴重的槍傷?前不久恰恰出現瞭中國來依法清理“三非”外國人這樣的舉動。這是一種來自美國的對應嗎?孔子學院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雙方又需要進行哪些改變?來,我們關注“孔子”在美國的“中槍”。

  解說:

  公告,孔子學院,簽證、資質、禁止、離境,這是5月17號在美國發生的新聞,今天國內各大媒體對該事件的報道中,大都充滿瞭不解、困惑、震驚,甚至是憤怒。

  畫面提示:

  2012年5月24日新聞

  解說:

  根據美國國務院5月17日發佈的公告,目前在該國持有J—1簽證的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必須在規定的日期之前離境,那麼如果願意的話他們可以回到中國再申辦適當的交流項目的簽證。

  解說:

  美國國務院簽署的這個公告稱,盡管孔子學院可能有利於促進文化交流,但其所從事活動,必須符合正確的交流規范、遵循相關法規。

  國傢漢辦主任 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 許琳:

  第一點是對我們中國派往美國的漢語教師,其中有一部分人他們認為拿的簽證是不合適的,或者說是不合法的,主要是老師他們應該持有教師簽證,不應該持J—1訪問學者,或者說教授的簽證。

  解說:

  在美國J—1簽證是一種非移民簽證,簽發對象是美國國務院批準的交流訪問者計劃的各類外籍人士,而目前在孔子學院的中方教師,不少就是持有這種簽證,美國國務院的理由是,通過大學孔子學院邀請到中小學去上中文課的老師,應該持有教師簽證,而不是J—1簽證,持這類簽證的教師隻能在大學裡學習或工作。

  許琳:

  這個不是我們中方決定的,這個是我們應你們美國的要求,應瞭美國的校方發給我們的邀請信和申請表,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取得的簽證。

  解說:

  許琳介紹說,按照美國國務院的公告,有51名教師涉及到這個問題,他們必須要在今年6月30號,也就是學期結束時離開美國。而很多老師的房租已經提前預付,機票改簽等也需要費用。

  許琳:

  如果美方的學校,美方的學區屈從瞭它國務院的公告,那就得回來瞭。那麼同時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得要求美方賠償損失瞭。

  解說:

  按照美國法規持J—1簽證的外籍人士離開後,一般需要兩年才能再次申請美國簽證。如果他們在下月底回國,這些教師所在的50多所學校的中文課都要停課。如此之外,更加令人費解的是公告稱,孔子學院必須申請美國的認證,才能在其所在大學開展教學,而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官方卻並沒有說明孔子學院需要什麼樣的認證。

  許琳:

  孔子學院是應你們美國高校的要求,中美高校合作運行,我們認為中外高校的資質都是好的,那麼請你們給我解釋一下,這個(認證)是什麼意思?誰來做這個認證。

  解說:

  據許琳介紹,相關的美國大學負責人對這份公告也表示瞭疑惑,他們認為美國國務院沒有權利幹涉大學的自主權,美國高等教育繼嗣稱,這份公告為中國漢辦和美國的相關機構帶來瞭麻煩,美國國務院一位官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份公告確實會引發疑惑,他們將重新修改,澄清那些和具有資質的大學擁有合作關系的孔子學院是符合規定的。不過對於中國教師的簽證問題美方的立場還沒有改變,目前中國相關部門也正在同美方進行交流協商。

  白巖松:

  這條新聞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第一個感受就是不理解,但是不驚訝。不理解是一種文化交流的項目,在那裡又不是非要考試拿學分等等,這是屬於文化交流的項目,而且雙方已經合作瞭這麼多年,怎麼突然變臉瞭呢?而不驚訝來自於其實中國做什麼事都很難,你如果要是不進行這種文化的交流,人傢說你中國就是一個經濟動物,軟實力根本不行,你成不瞭一個大國。可是一做的話,時間一長又說你輸出價值觀,難怪我們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在去年的兩會之間的新聞發佈會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做人難”,一下子讓很多的人感同身受。

  不過具體回到這件事上,我們又看到瞭一些微妙的變化,因為它集中在兩個證上,一個證是簽證,一個證是認證,這都是兩個似乎突然出現的很高的墻。但是最新的消息我們得知,美國有關方面在簽證方面沒有松口,在認證方面他們的態度又發生瞭一些變化,這都意味著什麼,我們趕緊連線本臺在美國的記者王冠。

  王冠你好。

  本臺記者 王冠:

  巖松你好。

  白巖松:

  剛才我說瞭兩證之中,一證未動,另外一證卻出現瞭一些松口,你給觀眾朋友介紹一下,這裡有什麼玄機,是否意味著態度上的一些變化?

  王冠:

  現在還很難認為是態度上的變化,因為美國官方所謂的認證的變化,就是說他們認為孔子學院缺乏的是美國大學學分的認證。因為我們知道長久以來美國孔子學院是應美國所有大學的邀請,在美國很多大學朋友說是擠破瞭頭皮要和孔子學院合作,因為在美國學中文的吸引力非常大,他們和孔子學院聯合辦學,美國國務院說需要孔子學院把中文教學變成學分的一部分,這樣的話才能夠擁有教學的資質。我們知道很多中文的人並不是大學本科學位,或者研究生學位,他們是孩子,是12歲的孩子,這個時候要變成學分的話很難。

  第二個簽證問題,美國看來是不會松口,因為這些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師是J—1簽證,這個簽證是訪問學者簽證,隻能從事一些科研實驗和一些高層學術交流,並不能給一些18歲的孩子集中教學。但是很奇怪地是,在美國國務院的官方網站上,明確的規定J—1簽證是不排除給18歲以下的孩子教書的這種可能,所以有一種模棱兩可的感覺。

  白巖松:

  沒錯,我相信所有人看到這樣的消息之後,馬上反映就是兩個,怎麼突然就來瞭這麼一下,過去不是合作的很好嗎,接下來就是這是否意味著釜底抽薪,教師一走瞭下學期咱們孔子學院在那兒不就處於半癱瘓的狀態,怎麼應對,兩個問題。

  王冠:

  這個確實很突然,今天早晨我們給華聯公共關系公司的一個負責人叫李雪軍(音),也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克林頓政府的媒體顧問,他也是在馬裡蘭大學工作過,馬裡蘭大學是第一個孔子學院入住的大學,他們覺得這個消息確實很蹊蹺,因為從一方面理解如果美國一開始嚴格執行他們所謂的簽證政策的話,J—1簽證是訪問學者簽證,或許他們不能夠給美國本科以下的初中、高中、小學的孩子教授中文或者教授任何語言,這或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提出來,為什麼十年以來一直沒有提出來,這是一個模棱兩可的問題,這個時候是不是有一種政治的考量。我們知道美國很多國會議員在3月時曾經說出來,認為孔子學院是政府主導的一種項目,因為長期以來美國和中國的體制是不一樣的,他們的集中體制是長期有一種排斥和反感,所以第二個問題來說,對孔子學院來說他們要麼就是和學區和州政府合作,要不就是把孔子學院中文課程變成大學學分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變成大學學分的一部分那怎麼來教這些很小的孩子,這些很小的孩子美籍華人的孩子,他們第二代、第三代他們想學中文他們怎麼能夠,他們看到和研究生一起變成學分的項目要考試要換學分嗎,這些都是疑問。

  白巖松:

  王冠最後一個問題,大傢有時候也會覺得產生瞭一種莫名其妙的對應的關系,這邊中國剛開始依法清理“三非”外國人,美國的媒體馬上就出現瞭中國排華,而且是經濟的壓力等等,接著又有瞭孔子事件這樣的事,可以直接產生聯想嗎,這個背景是什麼?

  王冠:

  確實如果從時間上來看,確實是北京警方在開展這些活動,據美國國務院的規定是在9天以前就下達瞭,如果說他們從十年前第一個孔子學院入住馬裡蘭大學開始就嚴格按照他們的簽證執行的話,或許大傢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是十年之後,偏偏在今天,偏偏離美國大選還有六個月的時候,偏偏在羅穆尼和奧巴馬旗鼓相當的時候,這個時候很多民意覺得中國人來到美國是一種軟實力的輸出,他們對這種或許有政府參與的軟實力的輸出是有一定的排斥行為,或許我們有一定的聯想,但是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認證和考量。

  白巖松:

  好非常感謝王冠給我們帶來的解析。

  其實中國在改革30多年的歷程當中,一直是堅持對外開放,並且中國絕對是一個受益者,而且全世界也因中國改革開放而受益。因此任何美國的媒體說中國排外那太可笑瞭,中國不是一個排外的國度和民族,但是非要給你加上這個帽子的時候,有時候你也是啼笑皆非。而另外一方面我們要換一個角度去理解,中國當然也要去走出去,跟這個世界有一種更好的合作和溝通,文化與語言當然重要,孔子學院在這方面邁出瞭一步,我們瞭解一下。

  解說:

  不僅在我國國內,很多美國高校的負責人也對美國國務院的公告充滿瞭疑惑,中美雙方在孔子學院辦學上的合作已達7年之久,為何如今卻突然有此舉措。

  許琳:

  持有這個J—1學者或者教授簽證的部分老師,這個做法不是今年開始的,也不是去年開始實際上從2003年就開始瞭,這麼多年很多老師都是持有這種簽證去的,沒有任何人說過不行,為什麼突然現在說出不行。

  解說:

  孔子學院是我國在海外設立以教授漢語和傳授中國文化為宗旨的非盈利性公益機構,從2004年首傢孔子學院誕生之初,就以增進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瞭解,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系為宗旨。由外方自願首先提出申請,中外雙方合作辦學為模式。

  畫面提示:

  2012年5月24日

  解說:

  孔子學院已在106個國傢的350多個教育機構落戶,中小學孔子課堂發展更快,現已達到500多個。自2004年底馬裡蘭大學作為美國第一傢高校與中國南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以來,至今美國已有81所孔子學院和300多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其中127個為孔子學院下設的課堂。

  解說:

  經過雙方的努力美國已成為全世界設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最多的國傢,其中就包括一批世界著名高校,如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等都設立瞭孔子學院,截至2001年注冊學生近16萬人。

  芝加哥孔子學院 學生:

  我很喜歡學習中文,因為我覺得中國、美國關系很重要。

  芝加哥孔子學院 學生1:

  學中文可能對你的未來有所幫助。

  解說:

  2010年3月時任美國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務的副國務卿朱迪思•麥克黑爾,訪問瞭美國第一所也是全世界成立時間最長的馬裡蘭大學孔子學院,並對馬裡蘭大學孔子學院在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方面所做的成績表示瞭贊賞。而隨著中美關系不斷加深,近年來漢語熱持續升溫,美國開設漢語課的公立大中小學超過5000所,學漢語學生數達到20多萬。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時曾對外宣佈,要在4年時間內向中國派遣10萬名留學生,加深美、中教學、科技和體育等領域的互動合作,這被稱作是美國的“十萬強”計劃,也被看作是中美雙方人文交流機制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如今美國官方似乎在向外界傳遞另外一種聲音。

  許琳:

  損害的利益不僅是中方,主要是你們,是你們美方,特別是(美國)中小學開課的學生、傢長還有學校。

  白巖松:

  隨著中美多層次之間的交流,人文交流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實在兩年前5月份中美的高層就已經達成瞭一致,在人文交流方面要邁出更大的一步。但是為什麼在人文交流當中的孔子學院突然在美國“中槍”,接下來我們也要去連線清華大學中美關系主任孫哲,他多次參加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的項目。

  孫主任您好。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 孫哲:

  你好巖松。

  白巖松:

  您怎麼看待突如其來的“孔子”在美國的“中槍”?

  孫哲: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中美之間人文交流確實體制不一樣,容易造成很多的誤會,其實我本人並沒有把這件事看得那麼過於嚴重,這當然背後有目前美國一些國會議員針對中國現在的所謂的清理“三非”外國居留的人員,有一些他們特別的用意,比如說推動現在調查孔子學院的國會議員羅蘭巴赫,他就是臺灣連線的非常骨幹的成員,而且過去一直在批評中國,當然有這些因素在。但是我想最主要是中美雙方教育體制不一樣,美國很多私人的大學私立的性質,比如說中美人文交流要搞一個大學校長峰會,我幾年之前參加,給我們政府出主意的時候,當時就很明白地說,希拉裡如果出面邀請這些美國大學校長,這些大學校長未必買她的帳,所以這個體制不一樣,我們如果說國務委員要求我們大學校長出席這樣的峰會,我想大部分校長都會答應,這種交流過程當中一個國傢針對這些美國私立大學進行孔子學院的交流,他會有很多不適應或者需要磨合的地方。

  白巖松:

  孫主任,還有一個問題要問您,其實任何一個巴掌拍不響,需要雙方而且進步是雙方妥協所帶來的一種結果,您覺得我們一方面美國應該改正它一些不正確的做法和突如其來這樣的,但是我們也應該思考在未來的孔子學院發展過程當中,如何盡量減少誤解?

  孫哲:

  美國最大的擔心就是孔子學院變成中國的宣教的基地,美國國會也撥出13億美元,因為中國有13億人,他要教學中文,那麼所以它是按照美國人的主導,美國人的方式來學習中國文化,所以對學中國文化還沒有這麼大的反感。我想今後我們要做的,我經常講新東方的模式,新東方的模式是中國人在辦學英語的學校,非常成功也宣傳瞭西方的文化。

  白巖松:

  我明白您的意思,是用一種更商業、更民間的方式去在美國比如說吸引更多想學中文的人,包括孩子來進入其中。

  孫哲:

  對的。

  白巖松:

  這是其中的一個選項。

  孫哲:

  民辦和官辦的要並舉,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比如說非盈利的機構,然後為瞭一個比較好的共贏的目的來委托出資。

  白巖松:

  好,對不起孫主任,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隻能先說到這裡瞭,理解您的意思,其實我們應該有更多條路這樣的空間。接下來我們關注,其實這些年中國的文化要跟世界交流的時候,雜音可也不少。

  解說:

  美國國務院為什麼忽然針對孔子學院專門發一份公告,國內外的輿論都在分析和猜測,今天《人民日報》也發表文章說,人們不明白美國國務院為何要突然出臺這樣的規定。同時文章還提及到孔子學院在美國生存發展中的一些背景,美國社會確實存在一些政治勢力,一直對孔子學院橫加指責,不斷抹黑孔子學院的教學。今年3月28號美國國會外交事務監督與調查專門委員會,就“中國公共外交代價”舉行聽證會時,國會眾議院達納.羅爾巴克爾就指責中國通過私營媒體和公共教育“進行宣傳”。

  事實上關於孔子學院的雜音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2007年6月《南方周末》對加拿大通訊社的記者吉姆.佈朗斯基進行瞭專訪,這是因為這位大洋彼岸的記者在2007年5月28號寫瞭一篇關於孔子學院的報道。標題為“加拿大安全情報局說:中國以孔子籠絡西方人心”,隨後這篇報道並以“蝴蝶效應”之勢刮起瞭一陣風暴。2007年6月6號,《國際先驅導報》對此也做瞭報道,據加拿大新聞社報道,5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報局的解密報告稱:“中國在全球設立孔子學院目的就是施展“軟功”,爭取全世界的民心”,加保安情報局負責人賈德甚至還承認,他們花費瞭大量精力監控中國方面的活動,文章對此就提出瞭異議,孔子學院是一座跨國的文化橋梁,但在某些外國人看來卻成瞭所謂的“洗腦機構”。

  置疑之聲,火上可用事實應對,如若故意抹黑則真叫人無奈。今年5月15號開始北京警方展開瞭百日專項行動,集中清理非法入鏡、非法居留、非法工作的“三非”外國人,然而這樣一次正常的行動,一些外媒的解讀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比如美國《商業周刊》5月21號一篇題為:中國在動蕩中打擊外國人”的文章,稱一股排外浪潮正席卷中國,這股排外情緒及與之相關的行動,可能不僅僅是對非法和粗野行為的反應。

  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21號一篇文章甚至說,中國真的有可能出現針對無辜外國居民的暴力活動,而文章的標題是:中國的排外獨角戲。

  本是我國警方的正常行動,卻被扣上排外的大帽子,5月22號在尼日利亞發生的事件,則更需我們注意。

  畫面提示:

  2012年5月24日新聞

  解說:

  在當地時間22號,尼日利亞移民部門以保護本國勞動市場為由,在卡諾和拉各斯等地羈押瞭近百名的中國公民,對此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正在進行多方努力,目前已經有部分中國公民獲釋瞭。

  白巖松:

  接下來我們聽聽今年兩會的時候,記者針對孔子學院向人大新聞發言人趙啟正提問,同時我要提醒大傢注意,趙啟正在過去多年孔子學院發展中出力不少。

  畫面提示:

  2012年3月2日

  記者:

  近年來中國在海外多個國傢建立瞭上百所孔子學院,對此就引發瞭一些國傢的置疑,例如美國就認為中國此舉會引起美國語言輸出的逆差,請問發言人,您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趙啟正:

  中國在100多個國傢建立瞭大約350作孔子學院,這都是經外方邀請後成立的,現在還有很多邀請,但是一時不能夠完全滿足,你說的美國參議院的一篇報告,是去年提出的,這是美國資深議員盧格先生提的,他說到,中國在美國有70多所孔子學院,而美國在中國隻有5所文化中心,這就是公共外交的逆差瞭,為此我在美國會見瞭他,和他討論瞭這個問題,我對他說,你沒有必要焦慮,在美國學漢語的人這麼多,中國的小學、中學、大學有兩億四千萬人在學英語,還需要你在中國建立美國語言學校嗎?他說哦,是這樣嗎。

  白巖松:

  一笑之後我們也要思考,今後孔子學院要想有更長遠的發展,如何潤物細無聲,更多地減少別人的誤解。

(責任編輯:UN612)
    分享:
  •  
  •  

本文相關推薦

  • 孔子學院教師工資多少
  • 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 孔子是怎麼死的
  • 孔子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 漢辦孔子學院教師名單
  • 孔子被後人尊稱為什麼
  • 孔子是怎樣煉成的
  • 孔子宅經風水視頻
  • 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Wedding Planner wedding planner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ongcuhui1 的頭像
    zongcuhui1

    zongcuhui1的部落格

    zongcuhui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